2007年7月15日 星期日

關心健康! 防癌報報-婦癌



eliza曾經因緣巧合在衛生局幹過兩年的專案企劃師,雖然所學的並非預防保健,但也很慶幸自己能有這種際遇,能學習到健康才是最重要的,因為現在來到竹科,發現這邊的人都「只要錢不要命」了... 在此先介紹一些婦癌基本知識,如果有人曾經拿到衛生局宣導單張...那可能是eliza親自設計的喔!至於這篇的附圖則是林志玲曾經代言的eliza所辦的活動,故得以近距離照到的喔!


什麼是子宮頸癌?

子宮頸癌是臺北市93年女性10大癌症死因第6位,凡有過性經驗的婦女,不論是否停經或是已經沒有性生活,皆可能罹患子宮頸癌。30歲以上婦女,每年應作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,大部份的子宮頸癌是由子宮頸抹片篩檢發現。

可能罹患子宮頸癌的信號


早期的子宮頸癌多無症狀,所以無法引起注意,若有以下症狀時,應立即就醫:
1.不正常的陰道出血
包括性行為後的出血、兩次經期間的出血或停經後的出血等。
2.異常的分泌物
如陰道分泌物有異味,或夾雜血絲時,即應警惕。

症狀不是唯一,預防才是上上策

子宮頸癌初期,沒有明顯的症狀,當發現陰部有不正常的出血時,可能已侵害到身體內部,所以預防勝於治療,請做好二大守則:
1. 定期抹片檢查,發現癌前病變,早期治癒。
2. 使用保險套,預防病毒感染。

子宮頸抹片檢查前,您要注意什麼?

檢查前一定要注意:
1. 不要沖洗陰道
2. 避免盆浴
3. 勿放置塞劑
4. 前一夜不要有性行為
5. 避開月經期間
◎ 子宮頸抹片篩檢結果準確率非100%,如發現任何異常情況及出血,請儘速就醫。


什麼是乳癌?

臺北市女性乳癌發生率自88年至91年均超越子宮頸癌,是臺北市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。早期的乳癌可能完全沒有症狀,所以婦女定期接受乳房檢查是很重要的,若發生異常狀況(如乳房無痛性腫塊、乳房皮膚凹陷、乳房皮膚橘皮樣變化、腋下淋巴結腫大、乳頭有異常分泌物及乳頭凹陷等),需立即就醫確診治療。

乳癌的危險因子

1.有乳癌的家族史;
2.在30歲以後才生育,或從未懷孕;
3.初經在12歲以前,停經在55歲以後;
4.乳房上皮細胞異常增生的病史;
5.高脂肪的飲食習慣,或抽菸、酗酒者;
6.乳房發育期受到輻射線照射。

認識乳房攝影檢查


#乳癌有時候因長的位置或大小,不易摸到及發現,必須透過乳房攝影檢查來早期發現是否有癌症的病變。
#歐美國家研究也證實,50歲以上婦女定期接受乳房攝影篩檢,可以降低20%至30%的乳癌死亡率。

乳房攝影檢查結果及後續檢查

#結果無異常:
仍需定期接受乳房攝影篩檢,另乳房攝影檢查並非100%,約有15%的乳癌無法偵測到,所以有任何異狀時,應找專科醫師檢查。
#結果異常:
應儘速找有經驗的專科醫師進一步確認檢查,如乳房超音波及細針抽吸細胞或組織切片檢查,以確定是否為乳癌。
#確定乳癌:
依醫師指示,接受正規治療並定期返診追蹤檢查,可增加存活率。

沒有留言: